网站导航

电话
短信
地图
lhdjzx

雷火电竞资讯

分类
氢能重卡年销量同比增长42倍 行业迎“加速期”背后专业人才缺口大时间:2022-06-23 11:31:48

  高考落下帷幕,2022级考生刘一武(化名)心情复杂。正式拿到录取通知书,高考这道关才算闯完,而在这之前,他还要做出一个选择:填报专业志愿。

  刘一武在心中排了个序:专业前景、学校、城市。软件工程类专业还是新能源汽车类专业?几番对比之后,还是选择了后者。他注意到,心仪的华北电力大学今年新增了“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”,开设两个班,共有60个录取名额,打算将其作为第一志愿。

  对刘一武来说,选好专业决定了他四年后能否从容就业。而促使他做出这一选择的,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的强势走势,尤其是崛起中的氢燃料电池汽车。

  6月20日,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《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2~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称,到2025年,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,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,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。在此之前,包括成都、山西等地相继公布了氢燃料电池车相关发展规划。

  然而,氢燃料电池车具备广阔市场前景的同时,氢能专业人才缺口大、加氢站成本高等难题依然待解。

  不管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抨击,还是日产等日系企业相继放弃对这一技术的研发,都不足以宣判氢燃料电池车的“死刑”,但目前的尴尬是,氢燃料电池车尚未找到更加适配的应用场景。

  “从技术特性上来讲,氢燃料电池车更适合向重卡方向优先突破。”一位陕汽技术人员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由于氢燃料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密度高,在载重和续航方面很有优势,因而更适用于高载重的重卡上。

  记者注意到,多家商用车企已进入氢能重卡商业化落地阶段。日前,一汽解放涵盖载货、自卸、牵引三个产品系列的300辆氢燃料电池车实现交付,覆盖城市物流、城建渣土、短驳倒运等应用场景。与此同时,瑞典当地时间6月20日,沃尔沃卡车官宣已经开始测试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卡车。

  目前,仅就国内而言,氢能重卡在新能源重卡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氢能重卡销量为779辆,同比增长42倍,占新能源重卡市场的份额从2020年的0.7%上升至2021年的7.46%。

  “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,重卡车型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地位,主要原因是氢燃料电池的电堆系统不太适合做小体积去应用,而是要做大体积,这样成本分担会相对合理。”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。

  从各地最新发布的氢能产业规划来看,仍是在向重卡倾斜。此次上海市发布的《规划》中提到,“在交通领域全面推广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车辆的应用,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、货车、叉车、渣土车、环卫车及大型乘用车市场空间。”

  东吴证券6月20日发布的研报认为,氢燃料电池车的重心将从客、中重卡转换,未来最终拓展至乘用车领域。

  “这个氢能研究员的岗位,我们已经在招聘网站上挂了三个多月了,还没有招到合适的人。”一位猎头告诉记者,目前国内院校开设氢能专业的寥寥无几,只能招与化工、热能动力、能源工程等和氢能相近专业的人才。

  一家国内商用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:“我们的氢能研发人员一部分是从热系统工程师等岗位转过去的,但像质子交换膜工程师这类要求有相关完整开发经验、专业知识的岗位就需要外招。”

  记者在某招聘平台看到,“质子交换膜开发主任工程师”岗位的月薪资在4.5万~7万元之间。除此之外,与氢燃料电池相关的技术岗位月薪资也普遍在3万元以上。上述猎头表示:“最近两年明显感觉到氢能领域的岗位在增多,薪资也比之前高了,但由于对口专业的人才少,高薪也难招人。”

  有分析认为,由于之前氢能行业前景不明,企业在人力投入上比较谨慎,因而就业机会少、待遇低,相关人才集聚不足;另一方面,氢能产业所需的是知识复合型人才,但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有限,直接对口专业少,在学科交叉、跨领域培养上也未形成体系。

  近日,教育部印发的《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》中,将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放在了“双碳”领域三大紧缺人才的首位。据记者了解,“氢能科学与工程”专业已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,华北电力大学已增设了该专业。

  上海市发布的《规划》中也提出,鼓励高校培育氢能相关学科专业,优化机械、化工、材料、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;鼓励以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为导向,拓展人才引进通道,引进海外高端人才。

  以氢能重卡为例,国联证券研报数据显示,通过拆解某35吨级氢燃料电池重卡全生命周期(以下简称TCO)成本,车辆购置成本、能源使用成本合计占据TCO成本的99%。其中,在车辆购置成本中,燃料电池堆、储氢系统等成本占据了70%。

  一位燃料电池技术专家表示,目前氢燃料电池车降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,质子交换膜成本较高,技术还不够完善,另外制氢成本较高,从储氢系统到电堆、加注等环节的毛利率都偏低。

  氢气在终端加注至氢燃料电池车时,需先后经历制取、存储运输以及加注三大供应链环节,因而销售价格直接取决于这三大环节的成本,尤其是在加注环节。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,建设一座500kg、加注压力35MPa的加氢站成本为1200万元(不含土地费用),相当于传统加油站的3倍,单位加注成本约13元~18元/kg。

  记者注意到,在多地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,对加氢站予以补贴。比如,6月17日,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的《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》等文件中提出,鼓励氢能多领域应用示范,对加氢站建设运营给予最高1500万元补助。

  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
  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